這麼多不同時期不同地區的文明,有的獨立發展,有的相互交流.共通點就是,都有各自的數字符號系統。
埃及
埃及
埃及的文字,有被刻在金字塔內的石壁上,有被記錄在「紙莎草紙 (papyrus)」上。
莎草紙是古埃及人廣泛採用的書寫介質,它用當時盛產於尼羅河三角洲的紙莎草的莖製成。大約在公元前3000年,古埃及人就開始使用莎草紙,並將這種特產出口到古希臘等古代地中海文明地區,甚至遙遠的歐洲內陸和西亞。 對古代寫在莎草紙上手稿的研究,或稱為紙莎草學,是古希臘羅馬歷史學家的基本工具。
而埃及的數字系統,其實不難.利用不同的符號表示不同的單位數目,再湊成不同的數量。
這就跟玩遊戲的代幣一樣,跟賭場內用的籌碼一樣,也跟我們日常生活用到的錢幣紙鈔一樣。這樣簡單地數字表示系統,就可以用來算加減乘除。
埃及的數字表示系統,只有符號.符號之間可以換算,譬如十朵花跟一根手指頭可以互換.
不過沒有位置關係,賭桌上擺籌碼,你要由大到小往左排還是往右排,都是一樣的數量.
也沒有’0’這個符號.要付103元,你不需要管沒有十元這件事.
想想,如果我們的數學課只用籌碼或紙鈔硬幣來上,可以上到什麼地步呢?
埃及的這些紙莎草紙裡面列了許多數學的問題,包括比例fraction,算術推導,代數,三角錐形的幾何等問題,還有許多能應用在建築 記帳等有實際用途的數學方法。
兩河流域
隨著都市文明的產生,個人與團體的關係變得日益密切,為了傳達彼此的意念,文字的需要便應運而生。從位於幼發拉底河左岸的烏魯克﹝Uruk﹞出土的黏土板發現,蘇美人於西元前 3300 年就已經用削尖的蘆葦在柔軟的黏土上書寫,以一種楔形的視覺符號體系紀錄交易行為。這種視覺符號體系是人類最早的楔形文字﹝Cuneiform inscription﹞。
Stele of Cuneiform inscription﹞。
巴比倫的數字符號系統以六十為底(sexagesimal)。
而且不只能表示大於零的數量,還可以表示小數。
巴比倫人也懂得使用數字表,包括倒數表、乘法表等,甚至連 根號2 都有表。
而他們的運算方法可以解的題目很多,包含我們所學的代數問題,而且都包含解題的方法。例如:
一個水池,高度是3 + 20/60, 被鑿開的體積是 27 + 60/60 + 40/3600,
長度比寬度多50/60, 求長度跟寬度是多少?
=> 長度是3 + 20/60, 寬度是是2 + 30/60
科學和商業的發展,促進數值觀念的具體化,
而在幾千年之間的互相交流、或戰爭侵略互相影響之後,全世界的不同國家或許還有不同語言,但是大家使用的數字符號系統已漸趨統一為印度-阿拉伯數字系統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