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富論這本經濟學巨著的作者亞當史密斯就說過:
“Numeral terms”, 意旨「跟數量相對應的符號」,
是人類心智中,所能形成的最抽象的觀念.
必定是各個不同地方的語言在形成的過程中,最後被發明的字.
但是人類一開始並沒有語言,也沒有文字
所以不會數1,2,3,..., one, two, three, …, いち,に ,さん ,…那麼在這樣的年代,數量的概念是如何存在,紀錄的呢?今天抓了四頭鹿,原始人要怎麼記下來?
目前發現最早的跟數學相關的紀錄,是西元35000年前,在非洲史瓦濟蘭的列朋波(Lebombo)山脈,一根狒狒的腓骨,上面有29條明顯刻畫出來的記號.
一樣在非洲,剛果東北方的尼羅河上游附近,也有比利時探險家發現的Ishango bone,這是大約兩萬年前的骨頭.
這些骨頭上面都有一條一條的刻痕,Lebombo bone有29條,Ishango bone則分別有48, 60, 60條,推測都是用來記錄月亮的圓缺.
紀錄這個有什麼用? 月圓時,可以藉著月光趁動物沈睡時打獵,或是搶劫其他部落.那看天空就好了呀?可是如果連續下雨好幾天,怎麼記得住哪天是月圓,又怎麼預做準備呢?尤其是作戰的死生大事,能事先計畫還是較有勝算.
另外,在南美洲的印加帝國所使用的,則是用繩結的方式來記錄數目. 這種繩結記數方式被稱為奇普(Quipu).奇普仕由多色的繩結編織而成,不同的繩結有不同的意義.奇普除了記數以外還有記錄歷史的功能.
據此我們可以得知,數字出現之前,其實人類已經有一套紀錄數目的方式.
這可以跟我們現在人類學習數學的過程來思考
幼兒是先建立數量的觀念,還是直接先學數字的符號?現代人在教導幼兒數量時,總會拿出與入量對應的圖片吸引兒童注意.又打兒童觀察圖像之間數量的差異,幫助兒童無形間歸納出數量的概念.有了1,2,3,4的概念後,在進一步的教導發音,寫數字.
而有了數量的觀念後,才有其對應的符號,先是說跟聽的聲音,然後才是寫跟讀的數字.
這些符號的產生,就是人類大腦用來進行抽象化思考的「重大成就」.
這些符號的產生,就是人類大腦用來進行抽象化思考的「重大成就」.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